• 90年代初为什么没有“蹦极”

从高处一跃而下的happy,这事情不可能发生在90年代的娱乐花费中,除了自己是在想不开。为什么?因为不顺应时代发展需要,有很多地方温饱都还没有解决。那个年代什么顺应时代了呢,海尔冰箱、美的、格力 格兰仕等等,所以他们发展到了今天!

  • 顺应很重要,其实就是“选择”

你知道吗?2017年薪资最高的十个职位中,过半为AI类岗位。

SRE实战 互联网时代守护先锋,助力企业售后服务体系运筹帷幄!一键直达领取阿里云限量特价优惠。

你知道吗?过去几年格外吃香的PHP、.Net、iOS等职位招聘薪资在下半年出现了2-3%的 回调。 

你知道吗?数据显示,由于大批公司涉足AI领域,2017年AI人才需求已达到2016年的两倍,2015年的5.3倍

你知道吗?一个AI人才,起薪在1.5万元,一个推荐算法工程师年薪可达50万。

你知道吗?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AI培训视频,价格500元以下,就是耍流氓。

你知道吗?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均把数据人才列为团队标配。

你知道吗?简单重复性的程序员岗位将逐渐式微,直到被替代。

你知道吗?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写入了十九大报告。

你知道吗?大数据在各个省开始了,人工智能发展井喷发展

京津冀:打造国内首个跨区域型大数据综合试验区

广东:以“领跑者”姿态走在探索前列

上海:打造大数据创新示范应用

浙江:争当智慧政府建设的先行省份

江苏:将大数据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

山东:大数据产业发展任重道远

贵州:大数据已渗透到城市肌理之中

河南:建设成为数据资源汇聚区

重庆:大数据智能化平台载体不断完善

四川:努力建设大数据四个高地

山西: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

辽宁:争取国家支持和高端站位

湖北:积极建成国家级产业基地

黑龙江:成立黑龙江大学数据科学与技术学院

云南:明年年底率先开放8个重点领域大数据

 

  • 一个程序员的自白

一个年过 35 岁的理工科老腊肉的我,在 2018 年转型人工智能,进场谈不上早。下定决心转型人工智能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,在经历了 2017 年的人工智能的风口之后,我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了有关于人工智能的内容,篇幅更多,政策更好,让我真正看到了发展的方向和机会。和我一起的同龄人并没有因此而心动,“真正应验一句话:总有人想做强大”,很多人都觉得没必要再折腾一下,这就像刚从学校毕业后,有人选择留在大城市打拼一番事业,有人喜欢回到小城镇生活一样,选择不同,没有对错之分。

在不熟悉的领域,很多时候转行就意味着降职降薪,没有相关工作经验,自然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期。在转型前,我是一个小部门的技术经理,年薪 40 万;转型后,我的职位是推荐算法工程师,年薪是 50.4 万。我看好的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潜力,随着科技的进步,人们都想要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,人工智能在未来的落地应用将会越来越多,所以前期的过渡是非常有必要的,另外前期扎实的基础,对未来的发展也会非常的有利。这在后续发展上,一定会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!

下决心转型后,开始逐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,当然也有逛社区贴吧,最开始考虑过自学的方式,但因为自学积极性差,又无从下手,加上我身边也没有出现自学成功转型人工智能的例子,所以不得不放弃。到目前为止,我认为参加培训班仍然是转型人工智能的唯一途径!

参加 海畅智慧 的课程(网易云课堂)的机缘是因为北京大学的章老师授课,海畅智慧 曾经给我们公司进行过运维架构师培训,我非常认可课程师资的力量。

 入行机器学习算法,其实就是顺应时代发展 人工智能

章老师在公式的推导、算法等方面非常熟练,而且是偏工程实践、编码方面。这就能保证我们学员的全方面的发展,无论是在算法推导方面还是工程实践方面都学到很多东西。

因为工作的原因,我学习的时候是在职的,当时的职位是技术经理,每天把任务分配给其他同事就可以了,所以自己有比较多的时间可以用在学习上。加上视频培训,节约出我很多时间。

所以大家如果有想要转型人工智能,至少也要保证每天4- 6 个小时的学习时间。参加过课程之后,有两点经验在这儿分享给大家:

第一、在学习课程之前,我用一个半月复习数学。因为工作时间比较长了,数学忘的差不多了。

第二、人工智能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,像 Python 这种传统的语言不太适合处理大数据,所以还是需要自学一些大数据的课程,例如:Hadoop 、Spark ,还有 Spark 机器学习的 MLlib 库的调用等,这些都是大数据并行计算和并行存储的。

第三、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很多机器学习的课程,包括视频培训教程,500元以下基本都是“玩你”,甚至有76元的,39元的。千万别贪图便宜,一分价钱一分货,毕竟是能让你拿高薪的知识培训,用脚指头想想,哪里有那么便宜的“好事情”。

将我的故事分享给大家,希望对大家的转型有所帮助。

扫码关注我们
微信号:SRE实战
拒绝背锅 运筹帷幄